猎头如何才能做到年回款300万+?

2022-02-27

300+是一个猎头的敲门砖,具备这个能力的猎头顾问,恭喜你,你可以这辈子将猎头作为“长期饭票”了,长到什么时候,长到你55-60岁时依然可以靠猎头这个行业活的很滋润,而且随着你年龄的增长,你的收入不会下跌,只会上升,少的200+,多的600+,取决于你是否具备将脑袋里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复制能力。

那么,年回款300+的核心在哪里呢?


核心在于六点:三重专家+订单选择+8小时高效工作+深挖能力+行业梯队闭环+高潜人才管理。


1:三重专家。

这是合伙人区别于一般性合伙人的最显著特征。猎头有明显的销售+专家双重属性,年回款100万以下的,销售属性远大于专家属性,大概是9:1。年回款300+的,专家属性远大于销售属性,大概在82。年回款150-200万的,销售属性和专家属性差不多。

三重专家分别是:

行业/企业发展趋势及经营状况分析专家

岗位价值及候选人竞争模型分析专家

高潜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分析专家


2:订单选择

1)不要做“短平快”的单子,短平快意味着回款低+竞争对手多+偶发性因素高,如果某短平快订单特别好做,相信我,很快这个订单就会变成RPO或者固定费用1-3万的单子。凡是喜欢短平快的猎头,基本就和150+无缘了,更不要说300+

2)专注于12-30万猎头费用的单子,选择大厂多HC+独角兽少HC+初创公司单HC,大厂单HC、初创公司多HC要少碰。

3)以自己最熟悉的某领域企业为中心画圆,做三维衍生做单,分为是维度行业梯队相关、第二维度产业链纵向相关、第三维度岗位流程横向相关。

举个例子,阿里云,行业梯队相关,选择腾讯云、华为云、浪潮云、京东云、金山云、深信服等

纵向相关,互联网/金融科技/智慧城市上云迁移相关、容器/数据库/存储/服务器/大数据相关企业

横向相关,销售-解决方案-项目-产品-研发-交付-售后

切记,不要什么都做,也不要把自己圈得很小


38小时高效工作

1)某平台一次性穷尽所有可能搜索完岗位全部候选人(正常花费时间4-8小时),猎头最 大的时间浪费就是每天搜索候选人,每天看的简历99%是重复的。我们统计过,同一岗位,厉害的猎头6个小时把所有候选人全部搜索出来,以后再也不搜索。一般的猎头每天都要花4小时搜索简历,合计搜索时间会超过80小时。最后的搜索结果,花6小时的搜索出25个匹配候选人,花80小时的搜索出10个匹配候选人。

猎头行业行规:搜索时间超过8小时,搜索时间越长,能搜索出来的候选人反而越少,搜索时间长说明你对岗位JD、候选人分布、候选人特征不熟。

2)不要把时间花在“无效候选人”身上。

我们经常看到猎头顾问每天忙忙碌碌,电话不停,推荐报告不断,OFFER没有,比OFFER没有更要命的OFFER很多,入职没有,或者即使入职也快速离职。

想要300+,就一定不要抱有“推荐试试看”的心里,要做到如下数据

每周推荐2-3人,月推荐10人,8人一面,5人终面,3OFFER2人入职。

当你放弃“推荐试试看”的心里后,你会发现你的候选人会被你删除掉80%,只剩下20%候选人。

如腾讯云“数据库内核开发工程师10-12级”,删除掉80%看起来有点靠边实际上永远不会有OFFER的候选人,只剩下15个人(如何将15变成50是后面深挖的事情)。

针对这15个人,准备两个猎头身份,两部手机、两个微信号码、两个邮箱,这样你有6次机会去说服他(她),每次间隔1.5周,合计9周时间,要精心准备,不断的变化。

除了这15个人候选人,其他候选人可能简历的每一个字都匹配,但实际上成功率为1%,不要花费任何时间在这些候选人身上,当然如果顾问无法识别哪些候选人是“高匹配候选人”,那就说明,你离300+还远呢,还处于100-的状态。

3)晚上7:30-9:00一定要处于工作状态,对高端单子而言,正常晚上730-9:0090分钟的工作时间相当于白天720分钟,有些订单,不仅仅是无用功,还会起到反作用。

4)除内网渠道,其他渠道能花钱就花钱,投资回报率正常大于20倍,免费的东西最贵。


4:候选人深挖能力,具体方法包括

1JD深度分析法,加大对JD深度理解(内核逻辑关系理解),扩大候选人范围。

2)灰色办法,一般这种都是定向挖人用的,需要知道候选人在哪个公司哪个部门,社会上有很多灰色的办法,可以不通过传统渠道获得定向候选人信息,虽然很贵(传统猎聘下载金领价格的50倍以上),但物有所值。做高端猎头的需要和做灰色产业的多接触哈。

3)扩大渠道资源,不同渠道操作办法不一样。


5:行业梯队闭环

行业梯队闭环指,大厂-第二梯队-独角兽-初创潜力公司订单资源。

案例:某候选人09-12年华为,13-16年百度,17-20年腾讯11级,这时候你想挖他去阿里,特别特别难,因为大厂对他已经没有想象力空间了,因为他深刻的明白了,在大厂除非到决策层,否则无论多么风光,区别就是“大螺丝钉和小螺丝钉的区别”,他特别想去独角兽或者潜力初创公司独当一面,如果你没有行业梯队闭环,这个候选人你很难说服他

但有独角兽或者潜力初创公司资源,你就非常容易说服他去冒险,无论他多谨慎,都是有办法的。如果他在初创公司很成功,你可以和他保持深度联系,对你价值很高,他会感激你。如果在初创公司不成功(一般1-2年就体现出来),候选人就会想重新回大厂或者二线公司,你还可以在1-2年后再次推荐一次(高潜候选人管理中,对高潜候选人6个月联系一次)。

这个世界上,就没有挖不动的人,只有“没有找到让候选人兴奋的动力来源”。

大厂中层-独角兽决策层-初创潜力高管-初创企业合伙创业,总有一款适合他。



6:高潜候选人管理

如何看候选人是否高潜,其他指标都太复杂,很难操作,用两个指标就OK

1)年薪,不同行业不同公司标准不一样,以互联网行业为例,分为三个档位

超高潜:27岁年薪大于100万,30岁年薪大于150万,35岁年薪大于200万,40岁年薪大于350万。

高潜:30岁年薪大于70万,35岁年薪大于100万,40岁年薪大于200万。

可联系候选人:30岁年薪40-70万,35岁,年薪60-90万,40岁年薪80-120万。

2)明显的职业生涯上升轨迹,上升轨迹为平行线的不属于高潜候选人。







版权申明: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:猎头圈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,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