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R转型做猎头指南

  • 来 源|《猎头之道:成长创业与事业长青》
  • 作 者|陈勇、邵琦、王忆民、马雄二、董瑜


2022-01-06

利用在职业领域积累的知识与人脉转行做猎头,对部分HR经理人,尤其是熟悉招聘业务且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人脉资源的HR而言,可能是很不错的选择:

既用上了原来的积累,又开启了新的成长轨迹。


相较于行业及客户端工作经验不足的老猎头,这批转型人士基于对行业及客户端的认知优势,还有可能走得更远。


成功从HR 转型做猎头,需要跨越一系列障碍,这些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:


1.从甲方到乙方:以前被猎头视为客户,现在要与猎头竞争。

角色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,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。


2.以前的同事或同行变为现在的客户:转行做猎头,需要放低姿态、摆正态度。

如果原来的同事或者同行不顾情面,也不要生气,这是转型的步,也是对自己“重生”的一种确认!

道理虽如此,但这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。


3.从反应性服务思维到主动销售思维:企业内部的HR所做的反应性服务相对较多,思维也以反应性服务思维为主。

而在竞争激烈的猎头市场,需要具备更主动的销售思维。


4.从大公司文化到小作坊风格:大公司通常有较为严谨的流程、完整的体系、成熟的文化。

而大部分猎头公司规模较小,像小作坊,团队的黏合过度依赖业绩与分配。

这对注重公司文化的HR来说,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调整和适应过程。


5.由宽到窄的聚焦:企业内部的HR的工作内容相对宽泛。

而猎头的工作是招聘,并且只是招聘渠道中的一种,通常还会进一步聚焦到某一类职位的招聘。


6.从相对单一的职能、公司、行业向多职能、多公司、多行业的知识结构转变:

企业内部的HR大体上关注本行业、本公司、本职能的事就可以了。

而猎头顾问往往需要关注多个职能、多家公司、多个行业。

知识结构的不同,在转型初期会增加HR的适应难度。


7.新技能学习:猎头与HR在专业技能上有共通之处,但本质上差异极大。

HR转行做猎头,需要学习很多新技能,如候选人多渠道搜寻、人才地图积累、开拓新客户、客户和候选人的多种意外情况处理、催款、收款等。


8.从注重流程到注重结果:HR的工作按流程走的居多。

而猎头需要用结果说话,这意味着在工作的方式、策略上,转行做猎头的HR需要有很大的变化。


9.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:随着“有结果才收费”越来越成为主流的猎头收费方式,成单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。

从价值确定性相对较高的客户端人力资源岗位转行做猎头的HR,初期会经历不少挫败感。


10.工作绩效更容易测量:相较于HR,猎头的工作绩效很容易测量,在转型不顺的初期更容易给人造成较大的压力。


11.从成本思维到利润思维:这两种思维的差别在道理上不难理解,但在实际转换过程中,可能需要交不少“学费”。


12.从做管理到“撸起袖子干活”:很多做过管理的HR转行做猎头时,自己得从零开始熟悉猎头业务流程。

只有先把自己养活了,才能考虑增加人手。

从带领他人做事,到凡事需要亲力亲为,这可能是个有点煎熬的转变过程。


13.从人脉资源丰富误区到资源起点:有些人脉资源丰富的HR可能误以为自己有足够的资源支撑业务。

殊不知,对于持续不断的猎头业务而言,原有的人脉资源只是个起点。


HR转做猎头,尽管需要跨越重重障碍才能成功,但认真研究一下,会发现以上障碍也并非难以逾越,无非是调整心态,同时耐心地努力学习新的技能。

一旦转型成功,便可以开启较为长期的成长轨迹。


相较于缺乏客户端工作经验的猎头同行,从HR转型而来的猎头顾问有非常难得的优势:对客户及候选人的深度理解与对话能力。


过去20年,中国猎头行业越来越“草根化”,不少猎头顾问只是“简历搬运工”。


而中高端职位的招聘,无论是在客户端,还是在候选人端;

都会有多因素、多环节的复杂决策过程,对客户及候选人的深度理解与对话能力,无疑对提高推荐成功率至关重要。


客户端工作体验的缺失,是很多猎头顾问较难弥补的短板。


而对于从HR转行过来的顾问来说,如果能够跨越转行初期的障碍,他们往往会前行得更远。

 


版权申明: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:环球人力资源智库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,谢谢!